1 月 10 日,一则重磅消息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传出,我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这一突破性发现瞬间吸引了各界目光,其深远影响将重塑我国能源格局。
在 1 月 10 日国新办举办的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2025 年的 2 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这一举措是财政部近年来实施的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中的重要部分,该方案合计安排 12 万亿元政策资金。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时期,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的专题座谈会备受瞩目。此次座谈会不仅汇聚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上市公司以及内外资机构代表等各方力量,更是为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积极作用愈发凸显。2025 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 “力度、效率、时机” 三个关键方面,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2025 年 1 月 9 日,中国人民银行一则在香港发行 600 亿元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的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此次发行规模创下历史最大单次发行规模,远超以往 100 亿元至 200 亿元的常规水平,这一数据的巨大突破,无疑是央行向市场发出的最强烈的稳汇率信号。
未来,养老金融支持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的发力方向清晰可见。在政策层面,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政策是关键。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特点,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贷款期限,提高贷款额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运营的资金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美联储 2024 年 12 月的会议纪要显示,在通胀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其释放出的信号十分模糊,令市场陷入了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迷茫之中。从通胀数据来看,美联储青睐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 11 月同比上升 2.4%,核心 PCE 价格指数上涨 2.8%,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通胀前景的上行风险已经增加。
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不仅在经济上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降低了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还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5 年 1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同时发出重要声音,展现了央行对金融领域多方面工作的全面布局与积极推动,为新一年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舞台上,我国央行的一项举措正悄然引发广泛关注 —— 连续三年增持黄金,这宛如一颗投入经济浪潮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与市场洞察。